一、信息
- [210216]《三国六大家族列传》 / 作者: 刘轩鸿 / 清华大学出版社
- 2021阅读目标达成:5/36
二、简评
三国人物繁多,但耳熟能详的只有很少一部分。作者以当年明月的文字风格,把重要三国人物分为六大家族来讲述,简单浅显,值得一读。
三、选书理由
2017年一个同事给我讲,三国中最牛的不是曹、刘或孙,而是司马家族,于是买了这本《三国六大家族列传》。搁置庋藏数载,今春复读之。
四、读后感
1.“三国”的记忆
滚滚长江东逝水,浪花淘尽英雄。是非成败转头空。青山依旧在,几度夕阳红。白发渔樵江渚上,惯看秋月春风。一壶浊酒喜相逢。古今多少事,都付笑谈中。——明·杨慎
这首杨洪基演唱的《滚滚长江东逝水》是我对三国最初的回忆,然而儿时只爱看《西游记》,《三国演义》并未看过多少集,知道的也只是“桃园三结义”,“三顾茅庐”,“赤壁之战”这些家喻户晓的典故罢了。
再次对三国的印象加深,是大学时候流行三国杀。这个纸牌桌游让我对三国的一些武将又有了更多的认识。那时仅有标准版仅有的25张角色牌,让我加深了魏、吴武将的认知。
2010年陈建斌主演的《三国》虽遭历史控的吐槽,但也风靡一时,掀起一阵三国热。然而上研究生的我没有勇气看95集的电视剧。
2.“三国”六大家族简介
作者把三国时期的主要人物分为了诸葛家族、司马家族、夏侯家族、曹操世家、汉室宗亲、江东孙氏六大家族。下面结合原书、维基百科和百度百科做笔记,借此机会梳理下人物和时间线[1]。
2.1 诸葛家族
诸葛家族最著名的莫过于诸葛亮,老弱妇孺莫不知孔明借东风的故事。其实诸葛家族不限于此,它是唯一与三国都有关系的家族:诸葛亮、诸葛均——蜀国,诸葛瑾、诸葛恪——吴国,诸葛诞——魏国,用自身践行了“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”。
诸葛家族的祖先为秦末的葛婴,其后代居于诸县。时人称诸县葛氏为诸葛,因之以诸葛为姓,所以诸葛氏和葛氏是本家。东汉末年,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,为太山郡丞。由于去世得早,一家生活(诸葛瑾(后为东吴大臣),诸葛亮(后为蜀汉丞相),诸葛均(后为为蜀汉官吏)和两个侄女)由叔父诸葛玄来照料。为躲避战祸诸葛玄携带诸葛亮、诸葛均及两位侄女,并与往江东的诸葛瑾分散。
诸葛亮。
- 建安十二年(207年)冬,刘备亲自拜访诸葛亮,三顾茅庐,诸葛亮遂向刘备陈述三分天下之计。
- 建安十三年(208年),刘表卒。诸葛亮主动请缨出使江东,劝说孙权与刘备同心协力,必破曹军。十一月,曹操在赤壁之战大败。
- 赤壁之战后,荆州南部四郡尽为刘备所占领。刘备任命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,负责调整赋税,充实军资。
- 建安十五年(210年),诸葛亮向刘备进言,庞统有大才,不可小用。于是刘备任命庞统为治中,与诸葛亮一样被器重。
- 建安十六年(211年),益州牧刘璋在张松的怂恿下,派法正到荆州请刘备率兵入,保护益州安全。 诸葛亮认为机不可失,劝说刘备应允。诸葛亮便与关羽、张飞、赵云等镇守荆州,刘备亲自率军在谋士庞统的陪同下进入了益州。
- 建安十九年(214年),诸葛亮听闻刘备攻打成都,且军师庞统中流矢身亡。 留关羽留守荆州,与张飞、赵云率兵溯长江而上,攻克巴东,与刘备会师成都。
- 建安二十年(215年),曹操进攻汉中,最终降服张鲁,抢在刘备之前占有汉中
- 建安二十四年(219年),刘备与曹操在汉中对峙不下,刘备急忙派人到成都让诸葛亮调兵来支援。汉中之战以刘备的胜利告终。七月,刘备自称汉中王。冬季,吕蒙率领东吴军队,白衣渡江、斩杀关羽、夺取荆州。
- 建安二十五年(220年),曹丕篡汉自立。
- 建安二十六年(221年),群臣劝刘备登基为帝,刘备称帝后,诸葛亮官拜丞相录尚书事,假节。
- 章武二年(222年)八月,刘备东征孙吴,意图夺回荆州和为关羽报仇,大败,撤退至永安。
- 章武三年(223年)二月,诸葛亮接到刘备诏书,带着刘永、刘理从成都来到永安。刘备病重,召诸葛亮与尚书令李严一起托付后事。
- 建兴五年(227年),诸葛亮率诸军北驻汉中,临出发前,向刘禅上《出师表》。
- 建兴十二年(234年),五伐中原。诸葛亮在五丈原前线病逝,享年五十四岁
诸葛瞻。诸葛亮的长子,生于写出师表的建兴五年(227年)。在邓艾灭蜀涪城一役中战死。
诸葛瑾。诸葛亮的哥哥,诸葛瑾因避战乱而从徐州琅琊郡迁往江东,孙权大姐夫弘咨向孙权推荐,而诸葛瑾与鲁肃受到孙权器重,二人同为宾客礼待一并起用。诸葛瑾公私分明,虽与胞弟诸葛亮阔别多年,但因各为其主,在出使蜀国时,兄弟聚面只谈论公务,私下不相往来。
诸葛恪。诸葛瑾之子,诸葛亮的侄子。为东吴的权臣。诸葛恪在吴官至太傅。孙权临终,任之辅政大臣,辅助太子孙亮。孙亮即位后,诸葛恪独揽军政,初期笼络民心,东兴之战胜利颇有众望,但穷兵黩武、大举进攻魏国,最终轻敌大败而回;最终遭到孙峻刺杀、夷灭三族,死时五十一岁
诸葛诞。诸葛亮和诸葛瑾的堂弟。三国时曹魏后期的重要将领,官至征东大将军。是青龙年间(曹魏明帝曹叡的年)中原名士“四聪八达三豫”中“八达”之一,与夏侯玄、邓飏等人并列;后于寿春发动叛乱,兵败被杀。
2.2 司马家族
司马钧。司马懿的高祖父,汉安帝时征西将军。
司马量。司马懿的曾祖父,为豫章太守。
司马儁(jun)。司马懿的祖父,颍川太守。
司马防。司马懿的父亲,为京兆尹。司马防有八子,因字中都有一个“达”字,号称司马八达。长子司马朗、次子司马懿、三子司马孚、四子司马馗、五子司马恂、六子司马进、七子司马通、八子司马敏。
司马朗。司马懿之兄。司马朗年少时就表现得很有见识,汉末动乱之际,受父命带领家属逃离董卓,又迁往黎阳,成功躲避战乱。曹操任司空后,司马朗被辟为司空属官,又历任成皋令、堂阳长、元城令、丞相主簿、兖州刺史等职,所在皆有政绩,深受百姓爱戴。后司马朗与夏侯惇、臧霸等征讨吴国,到达居巢。军队中流行瘟疫,司马朗亲自去视察,派送医药,因此染病,最终去世,时年四十七岁。
司马孚。司马防第三子,司马懿之弟。自曹操时代起,司马孚就任文学掾,而后历仕魏国五代皇帝,累迁至太傅。司马孚在“高平陵事变”之际,协助司马懿控制京师,诛杀曹爽一党。后又督军成功防御吴、蜀的进攻,为司马氏政权的稳固多有功劳。但他性格十分谨慎,自司马懿执掌大权起,便逐渐引退,更未直接参与司马氏废立魏帝的谋划。西晋代魏后,司马孚进拜太宰,封安平王。晋武帝司马炎对他十分尊宠,但他并不以此为荣,至死仍以魏臣自称。
司马懿。
- 建安六年(201年),郡中推举他为计掾。当时曹操正任司空,听到他的名声后,派人召他到府中任职,司马懿装病推辞。
- 建安十三年(208年),曹操为丞相以后,使用强制手段辟司马懿为文学掾,司马懿畏惧,只得就职。
- 建安二十四年(219年),司马懿升任太子中庶子,佐助魏太子曹丕。
- 延康元年(220年),曹操去世,曹丕即魏王位,司马懿受封河津亭侯,转丞相长史。
- 黄初七年(226年),曹丕逝世。孙权得知后,于八月出兵攻魏。司马懿击败诸葛瑾,并斩杀吴将张霸,斩首千余级
- 魏太和四年(230年),曹魏派司马懿由西城,张郃由子午道,曹真由斜谷,三路进攻汉中,诸葛亮率军西征,命李严率军2万赴汉中合攻汉中,但因天雨而罢兵。
- 魏太和五年(231年)春,诸葛亮第四次北伐。魏明帝让司马懿驻扎长安。
- 魏青龙二年四月(234年),诸葛亮占据渭河南武功五丈原,前线病逝。司马懿成为曹魏政权的中流砥柱,地位日益提高。
- 景初二年(238年),魏明帝曹叡遣59岁的司马懿率军4万,征讨公孙渊。
- 正始十年(249年),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墓,发动政变并控制京师,将曹爽族灭。自此曹魏军权政权落入司马氏手中,史称高平陵之变,又称正始之变。
- 嘉平三年(251年),司马懿病逝于洛阳,享年72岁。
司马师。司马懿与张春华的长子,司马昭的兄长。继承父权后,先肃清内乱,又击败东吴的诸葛恪,并逐渐控制魏国政权。以高平陵之变有功而获封长平乡侯,司马懿故后袭封舞阳侯。正元二年(255年),司马师在平定毌丘俭之乱后病逝。
司马昭。司马懿与张春华的次子,司马师之弟,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之父。司马昭继承其兄权位,消灭蜀汉,掌握曹魏。灭蜀后一年逝世,其子司马炎逼曹奂禅让后称帝。
司马炎。司马昭长子,晋朝开国皇帝,在位二十五年。
2.3夏侯家族
夏侯婴。西汉开国功臣。东汉末年曹操幕下的知名将领夏侯惇、夏侯渊即夏侯婴的后裔。
夏侯惇。曹操起兵,夏侯惇是其最早的将领之一。与吕布军交战时,曾一度被擒为人质,又被流矢射瞎左眼。多次为曹操镇守后方,曾率军民阻断太寿河水,筑陂塘灌溉农田,使百姓受益,功勋卓著。夏侯惇一生虽多在军旅,但仍不忘治学。他常亲自迎师,虚心求教。他为人俭朴,所得赏赐全部分给将士。一生不置产业,至死家无余财。
夏侯渊。夏侯惇族弟。迎娶曹操的妻妹,跟随曹操征伐四方,参加官渡之战,负责督运粮草。擅长千里奔袭,作战出其不意,先后平定昌豨、徐和、雷绪、商曜等叛乱。渭南之战后,夏侯渊率军征伐关中与凉州,斩梁兴、逐马超、破韩遂、灭宋建,横扫羌族、氐族、屠各等外族势力,威震关右地区。张鲁投降曹操后,夏侯渊率军守汉中,抵御刘备进攻。建安二十四年,参加定军山之战,遭到刘备部将黄忠袭杀。
夏侯尚。夏侯渊的侄子。曹操平定冀州,以为军司马、五官将文学,迁黄门侍郎,随曹彰远征乌桓,得胜归来。与魏文帝曹丕亲近友好,以为征南将军,领荆州刺史,假节、都督南方诸军事,攻拔蜀国上庸,平定三郡九县,升为征南大将军;江陵击败吴将诸葛瑾,升为荆州牧,封昌陵乡侯。黄初七年(226年),去世 ,其子夏侯玄继嗣。
夏侯玄。三国时期魏国大臣、思想家、文学家,征南大将军夏侯尚的儿子,大将军曹爽表弟。夏侯玄少有名望,仪表出众。魏文帝(曹丕)黄初六年(225年),袭封昌陵乡侯。魏明帝(曹叡)时,历任散骑黄门侍郎、羽林监。少帝曹芳继位后,拜散骑常侍、中护军,保卫皇宫。出任征西将军,册划骆谷之役,大失人心。高平陵政变后,失去兵权,担任大鸿胪、太常卿。嘉平六年(254年),中书令李丰与外戚张缉密谋诛杀大将军司马师,支持夏侯玄执政。密谋泄露,遭到杀害,夷灭三族,时年四十六岁。
2.4曹操世家
曹腾(100年-159年),东汉宦官,曹操的父亲曹嵩是他的养子。
曹嵩(?-193年),曹操的父亲。曹操起兵后,避世于徐州,后来因曹操曾数击陶谦,陶谦使轻骑杀曹嵩。
曹操(公元155年-220年3月15日),三国时代曹魏奠基者和主要缔造者。曹操于建安年间权倾天下,在世时官至丞相,爵至魏王,谥号武王。其子曹丕受禅称帝后,追尊其为武皇帝,庙号太祖。
曹丕(187年 – 226年),曹操卞皇后长子,220年称帝为魏文帝。
曹植(192年 – 232年),曹操卞皇后三子,擅长文学,曾作《洛神赋》。虽然得到曹操宠爱,但是与其兄曹丕争位失败,从此在政治上无从施展抱负,223年封雍丘王,232年封陈王
曹冲(196年 – 208年),环夫人长子,为著名神童,13岁时便夭折而亡。
曹叡(204年~239年1月22日),曹魏第二位皇帝。魏文帝曹丕长子,母为文昭甄皇后。是曹魏最后一位拥有实权的皇帝。
曹芳(232年-274年),曹魏第三代皇帝。曹芳是曹魏在位最久的君主,但也是曹魏第一位傀儡皇帝,实权先后由曹爽、司马懿和司马师掌握。司马师平定叛乱后,将曹芳废为齐王,拥戴高贵乡公曹髦继位。
曹髦(241年11月15日-260年6月2日),甘露五年(260年)五月,曹髦召见王沈、王经、王业等三人愤慨地说道:“司马昭之心,路人皆知也!朕不能坐受废辱,今日当与卿等自出讨之。”遭司马昭弑杀。
曹奂(246年-302年),是曹魏最后一个皇帝,260年到266年在位。司马炎于咸熙二年(265年)篡位,魏亡。
2.5汉室宗亲
刘雄,刘备祖父,被举孝廉,官至东郡范令。
刘弘,刘备父亲,为东汉末年的州郡小官。
刘备(161年-223年6月10日),字玄德。是三国时代蜀汉政权的开创者暨第一位皇帝,在位三年。汉景帝第九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子刘贞的后代。刘弘在刘备少时已逝,刘备便与母亲贩卖草鞋、织草席为业。
- 184年(23岁),黄巾之乱爆发,刘备率领耿雍、关羽、张飞、牵招及一干下属跟随邹靖讨伐黄巾军,立下战功
- 194年(33岁),陶谦病重。陶谦死后,麋竺便率徐州人民迎刘备入主徐州。
- 建安元年(196年,35岁),袁术来攻徐州,吕布趁机占领徐州。
- 建安二年(197年,36岁),刘备攻打吕布兵败,走投无路之下,只得归顺曹操。
- 200年(39岁),衣带诏事件败露,董承与其他相关人士被杀。刘备回守回守小沛。
- 建安六年(201年40岁),刘备入荆州投靠刘表。
- 建安七年(202年42岁),刘备伏兵将夏侯惇杀得大败,曹军损失惨重,荆州声望日高,引起刘表疑心刘备。
- 207年(46岁),刘备三顾茅庐。
- 建安十三年(208年)十二月,孙刘联军在赤壁至乌林一线以火攻大破曹军
- 建安十四年(209年),刘备南征荆州南部四郡。孙权将妹妹嫁给刘备以巩固双方关系。
- 建安十五年(210年),周瑜在江陵附近的巴丘病逝,东吴西征入蜀的计划中止。 刘备趁机从孙权手中借得荆州江陵(南郡),于是据有荆州五郡。
- 建安十六年(211年),刘备留诸葛亮、关羽等守荆州,自将数万步卒入蜀。
- 建安十九年(214年),刘备乃与诸葛亮、张飞、赵云等共围成都。
- 建安二十年(215年),孙权想要要回荆州,刘备答道:“须得凉州,当以荆州相与,孙权忿恨,乃派遣吕蒙施袭。
- 建安二十四年(219年),刘备取得汉中之战的胜利,进位汉中王。关羽孤军北伐,虽然水淹七军,擒于禁、斩庞德、威震华夏、围曹仁于樊城,但东吴吕蒙以白衣渡江,袭取荆州,关羽被吴军擒获,遭到杀害。
- 章武元年(221年),刘备在曹丕篡汉建魏后,于成都称帝,国号“汉”。
- 章武三年(223年)三月,刘备托孤于诸葛亮。刘备病逝,享年六十三岁。
刘禅,幼名阿斗。刘备之子,蜀汉最后一位皇帝,223年—263年在位,历时四十一年,是三国在位最长之皇帝。
2.6江东孙氏
孙坚。孙吴势力的首创者,奠基者孙策和建国者孙权的父亲。自称是大军事家孙武的后裔。
孙策。孙权之兄,是孙吴势力的领土开拓者和奠定基础首要者。孙策为继承父亲孙坚的遗业而屈事袁术。兴平二年(195年),孙策征得袁术许可,东渡长江,进攻樊能、于糜,又在当利口袭击张英。并以曲阿为据点,与扬州刺史刘繇进行决战,大败刘繇。建安元年(196年),率兵进攻会稽王朗和吴郡严白虎。建安二年(197年),袁术僭越称帝后,孙策与袁术决裂;同年夏,被朝廷任命为骑都尉,袭父爵乌程侯,兼任会稽太守。建安三年(198年),朝廷任命孙策为讨逆将军,并封为吴侯。建安四年(199年),孙策击败庐江太守刘勋及刘表部将黄祖。
建安五年(200年)初,在夺取豫章郡后统一江东;同年4月,正当孙策准备发兵北上之时,在丹徒狩猎时为许贡三门客所伤,不久后身亡,年仅二十六岁。
孙权。吴的缔造奠定者、建国皇帝、六朝(吴、东晋、宋、齐、梁、陈)开拓者之首。
- 中平元年(184年),时任佐军司马的孙坚随朱儁征讨黄巾军。孙权与家人都留居九江郡寿春县
- 中平六年(189年),时任长沙太守的孙坚起兵响应讨伐董卓的关东(函谷关以东)联军时,孙权跟随长兄孙策迁居至庐江郡舒县
- 初平二年(191年),孙坚因奉袁术之命征讨荆州刺史刘表,不幸战死。丧事毕后,全家迁往广陵郡江都县。孙权九岁丧父,受到其母吴夫人的教育
- 建安五年(200年),孙策被许贡门客行刺而去世,临终前命孙权接替其位。孙权当年虚岁十九岁。
- 建安八年至建安十三年(203年-208年),孙权三次进攻江夏郡,最终击杀黄祖,吞并江夏郡大部。
- 建安十三年(208年),赤壁大破曹操军。
- 建安十四年(209年),孙权与刘备在京口相见,并同意借南郡等予刘备。二人此次会面,巩固了孙刘联盟。
- 建安十九年(214年)五月,孙权率吕蒙、甘宁征讨皖城。控制了江淮南部。
- 建安二十年(215年),刘备收取益州,孙权遣诸葛瑾讨还荆州,刘备不从。盛怒下的孙权以吕蒙为将,连下长沙、桂阳、零陵三郡。
- 建安二十四年(219年),关羽趁襄樊空虚之际,发动襄樊之战。关羽曾数次辱骂孙权所派的使者,后来还派人“擅取湘关米”,孙权以此为名,下令出征荆州,命吕蒙为前部 。吕蒙袭取刘备统治下的南郡、零陵、武陵三郡,关羽遭擒杀。
- 黄龙元年(229年),孙权于武昌(今湖北鄂城)登基为帝,建国号为吴
- 嘉禾三年(234年),孙权亲征合肥新城,后来得知魏明帝曹叡亲自率大军来救,于是撤军
- 赤乌三年(241年),孙权派卫将军全琮攻淮南、威北将军诸葛恪攻六安。全琮与魏将王凌在芍陂交战,不利而还。同时,车骑将军朱然围攻樊城。同年五月,太子孙登去世。
- 赤乌十三年(250年),孙权废孙和,赐死孙霸,并于同年十一月改立孙亮为太子。
- 太元元年(251年)冬十一月,孙权在到南郊祭祀天地后便得了风疾,当年十二月,孙权急召大将军诸葛恪入朝,委托后事
- 神凤元年(252年)夏四月,孙权在内殿驾崩,终年七十一岁,在位二十四年。孙权是三国时代统治者中最长寿者。
孙亮。孙权的幼子,是中国三国时代吴国的第二代君主,在位六年(252年-258年)。孙綝废黜孙亮,拥立琅琊王孙休即位。
孙休。孙权第六子,在父亲孙权、弟孙亮后继任为吴国第三任皇帝,在位六年。
孙皓。废太子孙和之子,吴大帝孙权之孙,在位十七年(264年—280年),是三国时期孙吴的第四位,同时也是最后一位皇帝。中后期实行暴政并过度役使民力,加深了亡国危机。
3.启示
有时心里觉得生活不得志的时候,看看历史也就释然了。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,也许就像当年明月说的那样:成功只有一个——按照自己的方式,去度过人生。
古今多少事,都付笑谈中。一世的风光,也无法荫及子孙,曹操雄才大略,然而曹丕、曹叡之后皆为傀儡皇帝,终归于司马家族。而这一切终将灰飞烟灭,仅存在书中或舞台中,供后人谈论。
《岳阳楼记》中范仲淹说“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”,我想这就是人生最好的状态吧!无论外界或自我有何种起伏喜悲,都要保持一种豁达淡然的心态。
写得真不错
补习补习三国历史?